发布日期:2025-11-27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的号召,引导青年学生树牢国家安全意识、践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2025年11月,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团委组织下属各学生团支部围绕“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主题团日活动。全院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在理论学习与实践互动中厚植家国情怀,以青春之力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统筹部署,明确方向
学院团委高度重视此次主题团日活动,提前印发《教育学院团委下属学生团支部2025年11月份主题团日活动内容安排(建议稿)》,明确活动时间为11月5日至23日,覆盖线上线下学习场景,由各团支部书记担任主持人。活动紧扣“国家安全”核心主线,设置五大学习内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关于“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主旨精神;专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强化境外交流场景下的安全意识;围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核心立场展开研讨,结合校园防范宗教渗透典型案例,树立正确宗教观;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关于开展全国高校“立报国强国大志向 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宣传教育的通知》精神;同步关注“九万里”微信公众号,常态化学习国家安全相关推送内容。
同时,学院严格规范活动要求:各团支部需做好记录并填写《共青团温州大学教育学院XX团支部委员会记录本》,提交汇总表、活动照片原图、电子版成果册及海报;参与评比的团支部还需额外提交策划案(命名格式统一)。学院特别设立团日基金,鼓励团支部积极参与校级、院级优秀团日活动评比。
支部联动,亮点纷呈
在学院统筹指导下,各团支部结合专业特色与青年需求,创新形式推动活动走深走实。其中,24小教1团支部与25小教1团支部凭借突出的活动设计与实效,获评学院11月“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优秀团日活动。
24小教1团支部以“理论学习+艺术表达”破题,活动伊始,团支书带领全体团员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中国化的重要论述,结合校园防范宗教渗透案例剖析,引导团员明确“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并进一步思考青年在其中的责任担当。理论学习后,支部创新开展“主题绘画创作”环节——团员们分组以“宗教中国化”“青春报国”为主题,用画笔描绘心中的理解:有的作品以“石榴籽”象征民族团结与宗教和谐,有的通过“青年学子手执国旗走向世界”的画面传递报国之志。随后的分享环节,各组结合创作思路畅谈心得,“原来宗教中国化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融入日常的信仰实践”“绘画让我更直观理解了‘守护家国’的意义”,思想的碰撞让理论学习从“入耳”到“入心”。
25小教1团支部则以“互动体验+趣味问答”激活参与热情。活动在齐唱团歌的庄严氛围中拉开序幕,随后团员们共同参与“创意拼凑‘国安大树’”游戏——将写有“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网络安全”等关键词的叶片拼贴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寓意“国家安全需要青年共同守护”。理论学习环节聚焦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核心要义、《反间谍法》重点条款,团支书结合“境外交换生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等真实场景,提醒团员“安全无小事,细节需警惕”。最具亮点的“击鼓传花·安全问答”环节中,团员们通过随机传递道具、接龙回答安全知识问题(如“发现可疑间谍行为该如何举报?”等),在轻松氛围中深化了对意识形态安全、反间谍常识的理解。“以前觉得国家安全离我们很远,今天才发现,不随意转发不明信息、拒绝非法宗教邀请就是守护国家安全!”一位团员感慨道。
青春担当,共护国安
此次主题团日活动是教育学院推动“大思政课”走深走实的重要实践。通过系统学习与多元互动,团员青年不仅深化了对“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的认知,更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内化为思想自觉、外化为行动自觉——从理性看待宗教现象,到警惕境外渗透、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再到立志以专业所学服务国家教育事业,青年学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挺膺担当”的深刻内涵。
正如学院团委在总结中所言:“国家安全不是口号,而是每一名青年的责任。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继续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引,将国家安全意识融入日常、见于细微,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护国安、担使命’的最好成绩!”未来,教育学院将持续深化国家安全教育,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