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9 浏览:
日前,全国高校首个青少年摄影美育研究中心——温州大学教育学院青少年摄影美育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浙江省第二届青少年摄影美育论坛、2025温州大学浙江省中小学摄影师资培训班同期举行。
本次论坛汇聚了教育界、摄影界及校企代表60余人,直面社会需求,通过多元实践案例与前沿理论碰撞,共探摄影美育的破题之道。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摄影协会会长李向荣,从摄影主题引导、探索光影艺术世界、过程性鼓励三方面推进青少年摄影美育。通过学校体系化培养,突破"技术传授"的局限,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引导青少年用镜头感知世界的璀璨,于方寸间孕育心怀丘壑的美学素养。
鲍田中学摄影老师刘峰以《我的摄影课》为主题展开研讨,分享了思维训练、艺术呈现、情感表达、社会观察四大模块,运用光影语言,培养青少年审美感知力与社会责任感,全面助力其综合素质提升。
温州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施晓洁老师分享了摄影美育实践成果。该园以"大美育"理念为纲,联动高校专家资源(聘请温州大学胡铸鑫主任以未来教育标杆性项目制形式指导开展),创设摄影场馆与课程体系,通过每周教学、亲子研学及节日实践,将审美感知与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融入日常,助力幼儿在光影中探寻美、创造美,实现综合素质提升。
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小眼睛摄影社团何伊园老师,分享了该校小学阶段“摄影沉浸式美育”实践经验,她认为,通过生活化场景拍摄与趣味活动设计,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感知美、表达美,提升综合素养。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赵建老师指出,摄影教育通过以美育人提升审美素养,引导记录生活、共享感动;融合传统书画理论与劳动教育,强化文化自信,促进美育劳育协同;结合校史教育厚植爱校情怀,推动自然意象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促进五育协同发展。
温州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郑永辉分享了摄影美育课堂创新采用"寓教于玩"模式,跨年级混班、游戏化任务、分组竞赛、校园影展等结合,破解设备差异,在趣味实践中有效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永嘉二职孙朝龙老师以《追寻光,绽放光》为主题, 分享了微影社的发展经验。通过微电影创作(如获奖作品《星芒》),他引导学生记录青春、传递真善美,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见证美育成效。
永嘉城北小学杨爽老师带来了《经由摄影 以美育人》的内容分享,展示了摄影课程如何提升学生观察力与艺术表现力。
瞿溪华侨中学副校长金焕平结合《摄影进校园,美育润成长——开展中学生摄影的一点感想》,阐述摄影活动对学生自信心与团队协作能力的有效塑造。他认为,当美育如春风化雨般“润”入校园日常,当摄影成为习惯,学生便拥有了持续感知美、创造美、分享美的内在能力。这份能力,终将沉淀为深厚的审美素养与人文情怀,成为他们穿越未来岁月迷雾的明灯与力量。
温州日报常峰、温州大学附属学校何伊园也强调“沉浸式美育”,通过生活化拍摄与趣味实践,让摄影成为小学教育中感知美、传递美的有效载体。
本次论坛成功搭建了高价值的校际经验交流、相关行业的经验融合与理论研讨平台,通过多元视角与鲜活案例,显著深化了对“摄影+美育”育人内涵与实践模式的认识。
青少年摄影美育研究中心主任胡铸鑫表示,未来,论坛将由青少年摄影美育研究中心负责开展,中心将积极联动各级学校,重点努力推进标准化课程资源开发与主题性展览活动举办,致力于让摄影光影艺术深度赋能青少年全面发展,为新时代美育事业贡献创新力量。
据悉,温州大学教育学院青少年摄影美育研究中心依托该校的学术积淀与视觉艺术资源,秉承温州深厚的历史文脉与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优势,致力于通过以学术研究为核心构建系统性青少年摄影美育体系,努力培养兼具精湛视觉表达力、深厚摄影美学理论素养、自觉文化传承意识的创新型、复合型审美素养影像艺术研究与传播人才,为讲好浙江故事、展现中国形象贡献“温大光影智慧”。
相关链接:https://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2507/t20250728_26833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