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12-14 浏览:
12月12日,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小教系师范生数学学科课改领航活动如约而至。本次活动温大小教系主任章勤琼博士特地邀请了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黄金荣教授莅临指导。会场高朋满座,既有温州大学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工作站的学员,也有温大的“准老师”们。本次活动的主要从三堂精彩的课例中分析学生学习路径。
第一节课由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胡依贴老师和二(5)班的孩子一起呈现关于时间的《解决问题》,胡老师通过时间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逐一的信息呈现来落实解决问题的信息梳理、关键信息捕捉以及问题的解决,从而引导学生初步形成解题策略,在时间轴中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有序性。
第二节课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徐学蕾老师老师和二(4)班的学生带来的《搭配问题》。徐老师从百宝箱摸数字1、2、3组成几个两位数为导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动手操作的过程探索新知,在汇报中让学生掌握利用排列的方法才能做到有序、全面、不重复、不遗漏的思考问题。接着让学生研究1、2、5和1、2、()能组成几个两位数来进行对比研究,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打破学生惯有的思维,发现填数时1、2、0不能填。
第三节课由来自温大特级教师(名师)工作站学员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仲秋月老师带领五(1)班的孩子们一起探索关于比的知识。仲老师通过借助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车模”引入,对比车模和真车的大小理解“比”,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自主思考,进一步理解“比”的本质概念。仲老师从同类量到不同类再到对等量之间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例子中理解路程和时间的比,理解比值的意义。在练习中让学生理解踢球中的比是差比和我们今天学的比是不一样的比。最后介绍了生活中的比“黄金比”,让学生欣赏了数学美。
课后,章勤琼博士和黄教授与上课的老师一起互动研讨,章博士提出关于基于学生学习路径的学习,我们的课堂要关注到学生一节课要学习些什么内容;本节课学生学习的起点和难度在哪里;每个环节到任务设置等问题去进行思考我们该如何设计一节课,基于以上几个问题与上课到三位老师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而黄教授则针对学生的学习路径对三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他对三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一节课上我们要从以下两点来考虑: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用一个好的载体,学生学习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学生在学习中我们如何给予一个“扶手”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我们的学习内容。2、变式教学,一节课中通过题目的变化来引导学生去探究数学思想。还提出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到一节课,还要关注到一个单元,不同年级段中的相关知识点的连贯性。两位教授的点评让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听的意犹未尽。
下午,黄教授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基于学习路径分析的小学数学教学》。黄教授对比中西方有效数学教学差异:记忆与理解,以及变式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教师在有效数学教学中要做到哪些方面等,并且理论结合课例提出了中西结合的数学教学该如何通过学习路径和学习进行反馈和调整。为我们小学数学数学教育提出了建议。
此次温大师范生课改领航活动(数学专场)圆满结束,温州大学特级教师(名师)工作站学员和温大教院小教系的学生们收获丰盛,同时数学专业上又一次得到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