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1-28 浏览:
2025年11 月 25 日,“浙丽关爱”青少年公益宣讲总结座谈会在丽水市实验学校圆满举行。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党支部书记、温州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温州市家庭和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温州市关工委家风家教宣讲团团长周奇教授,作为宣讲团14位骨干成员之一,在会上作了题为《筑桥梁,促共振,创样本:让“浙丽关爱”星火燎原》的交流发言,深情回顾了三年来深入山区、服务基层的实践历程,展现了高校教育工作者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与情怀。
周奇在发言中以“桥梁”“共振”“样本”三个关键词,系统梳理了“浙丽关爱”公益宣讲的实践逻辑与价值内涵。她指出,宣讲团是一座连接专家智慧与山区需求的“桥梁”,将前沿教育理念精准送达如庆元、缙云等偏远地区,以实际行动推动教育公平,践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三年来,宣讲团足迹遍布丽水多地,把先进家庭教育理念带到山区孩子身边,为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周奇特别强调“共振”的力量。她指出,宣讲团与家长产生共鸣,缓解其教育焦虑;与教师同频共振,激发其内生动力;与学生积极互动,点亮其成长之路;与政策紧密呼应,推动《家庭教育法》在基层落地生根。这种多维度、深层次的互动,形成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也让宣讲团成员在付出中收获感动,在服务中实现成长。“每一次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每一场与教师的深度对话,每一回与孩子们的真诚互动,都是我们践行教育初心的生动注脚。”周奇如是说。
作为省级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周奇始终将服务地方视为重要使命。她认为,“浙丽关爱”的成功实践,不仅完成了“百场万人”的宣讲目标,更打造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这个样本的成功,源于精准的需求对接、系统的组织保障和深厚的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高校智力资源下沉基层、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的积极作用。“这个样本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更探索了‘好不好’‘可持续’的路径。”周奇表示,温州大学教育学院与家庭教育研究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化与地方的合作,将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把论文写在浙南大地上,把关爱送进千家万户。
展望未来,周奇表示将带领团队继续坚守教育初心,聚焦家庭教育、心理健康、乡村教育振兴等关键领域,以更扎实的研究、更温暖的行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共同富裕贡献高校的智慧与力量。“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周奇最后强调,“浙丽关爱”公益宣讲的成功实践,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团队将继续以专业力量服务地方,用爱与智慧点亮未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收获幸福与希望。(通讯员:木子 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