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1-20 浏览:

为推进立德树人综合机制改革,2025年11月19日下午,教育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召开座谈会,围绕立德树人综合机制改革推进中的重点任务展开深入交流,聚焦理论武装、实践育人、资源共享等核心议题,探索两院协同育人新路径。
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敏首先介绍了学院推进立德树人综合机制改革的阶段性进展与重点方向。他指出,学院当前紧扣“常态化、分众化加强干部师生理论武装”“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完善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体系”三大领域发力:一方面,以理论武装铸魂,夯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另一方面,通过校园文化浸润滋养价值观念,同时筑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线,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张敏特别提到,理论武装是立德树人的核心环节,也是当前改革的重点攻坚方向,“希望马院领导能在理论指导、资源供给、实践教学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共同推动理论教育走深走实”。
针对教育学院的需求,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会领导结合学科特色与实践经验,从多个维度提出协同支持方案。卓高生院长重点围绕“实践教学”展开阐述。他提出,可通过“艺术思政”“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等创新形式,将理论教育融入艺术创作与沉浸式体验;依托“卡尔·马克思杯”理论知识竞赛,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理论热情;推广“大中小学一体化”典型案例,打通各学段思政教育链条;绘制“大思政课实践地图”,整合校内外红色资源、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供“行走的思政课”路线;同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地作用,打造沉浸式实践教学平台,让理论从“书本”走向“现实”。杨立淮书记聚焦“品牌化实践与青年引领”,建议联合开展“廉洁宣讲进校园”活动,通过青年视角传播廉洁文化;组织两院学生共建实践队,深入基层开展社会服务,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打造“创新理论青年说”品牌,鼓励学生用“青言青语”解读党的创新理论,通过微宣讲、短视频等形式扩大传播影响力,让思政教育更贴近学生、更具活力。孙邦金副院长则从“学术支撑”角度提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充分发挥理论研究优势,为教育学院提供最新学术成果支撑;同时,双方可联合开展育人相关课题研究,深化对立德树人规律的认识,以高水平研究反哺高质量育人实践。
本次座谈会是两院落实教育部立德树人综合机制改革要求的一次重要实践。通过面对面交流,双方进一步明确了协作方向。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打破学院壁垒、凝聚育人合力。未来,两院将持续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协同育人品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