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0-17 浏览:
040106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专业旨在通过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培养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高级专门人才,并为中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规划、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咨询和相关研究成果。培养具备坚实的高等教育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现代教育与管理的技能与方法,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在高等教育及相关领域独立开展教学、研究、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学科。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自2019年面向全国招收教育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开设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教育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测量与统计等研究生课程以及有关高教研究、改革和发展讲座。温州大学高等教育学学科团队直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和学术研究成果,为政策制定、政府决策服务。在人才培养方面,经过逐步的培养计划修订,高等教育学学科课程体系完整,课程结构合理,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先进性和应用性。
硕士点负责人:
王硕旺,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瓯江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高等学校教学。主持2019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IA190189),首批“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金课《教学论》课程主持人,担任高等教育核心期刊《重庆高教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高等教育评论》等杂志审稿人。在《中国高教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权威期刊、报纸发表论文20余篇,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网络版等摘编、转载。
主要学术带头人:
孙芙蓉,浙江温州人,教育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温州理工学院副校长,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挂职)。温州市551人才。先后兼任浙江省中小学研学旅行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教学论学术委员会理事等职务,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荣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浙江省社科联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2008年高校教育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第十四届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市级教学和科研奖励。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
王尧骏,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温州大学副校长。 曾任浙江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全国党建工作样本党支部书记等。 兼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浙江省本科专业与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主任,浙江省语言与文字工作协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分会理事等。主要从事积极心理学与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等领域的研究,
时勘,湖北枝江人,中国科学院大学社会与组织行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教授,温州大学温州模式发展研究院院长。时勘教授是中国心理学会首任监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任副理事长, 现任常务理事,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亚洲组织与员工促进(EAP)协会主席。时勘为中国科学院培养的第一位心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研究兴趣集中于胜任特征模型开发、领导行为及组织与员工促进计划,提出的“智能模拟培训法”被亚太经合组织推荐为“亚洲地区样板培训模式”,研究成果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军队及高层管理者、飞行员、航天员的选拔、培训和绩效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时勘教授为中国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学家,2019 年中国心理学会最高奖“学科建设成就奖”的获得者。时勘教授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和教育部 30 项国家级项目,共获得国家省部委级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奖 9 项(其中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5 项、三等奖 2 项),国家技术专利 3 项。目前正承担 2019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核心胜任特征的成长评估模型研究》(项目批准号:19FGLA002)和 2021 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新兴交叉学科重大支持项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众风险感知、行为规律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1XXC04ZD),已正式发表学术论文 455 篇, 学术专著 40 余部。2021 年 9 月 8 日《心理学报》报道,在刊发的全国心理学TOP100 中,时勘教授中文文章被引率和发文数量均排名全国第一。
何毅,教育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温州大学发展规划处长,入选全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2017)、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生涯教育专委会理事(2018)、温州大学青年博士联谊会副会长、秘书长(2012)、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华东师范大学特约研究员(2019)、《大学教育科学》(CSSCI)通讯评委(2018)、温州市百名社科青年骨干人才(管理类)(2019)等。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大学书院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学生评价、教育公平。出版《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的大学书院制研究》《学生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本科高校的视角》等著作,在《中国高教研究》、《大学教育科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项、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项、浙江省教育厅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浙江省教育厅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第十三届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首届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浙江省高教学会第二届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温州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市级科研奖励多项。
杜友坚,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终身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和厅级课题10余项,在《中国高教研究》《中国成人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荣膺温州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青年学术新秀”等荣誉称号。
高等教育学主要研究方向:
A 高等教育原理:主要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价值和理念;高等教育基本规律;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基本理论问题;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的组织模式与治理结构等。
B 大学的教与学研究:聚焦于大学生学习心理、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大学课程史研究、大学课程管理研究、大学教学方法研究、学生评教研究、大学生学习研究、大学教师发展研究。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研究;胜任特征模型评估、大学生学习投入与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等问题。
C 高等教育管理,聚焦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政策、聚焦微观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等领域的研究。
D高等教育历史与比较,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原则,聚焦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史、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经验等领域的研究。
主要学位课程: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中国高等教育史、外国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经典名著精读等。
主要选修课程:高等教育社会学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专题研究、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前沿专题、高等教育政策与评估研究专题、大学课程、教学与学习研究专题、大学生发展理论与实务研究专题、高等教育经济学分析科学兴起、工业革命与现代大学形成、高等教育的定量研究、高等教育的质性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英语与跨文化交流、大学的制度伦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