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04-22 浏览:
茶山大学城,温州大学南北校区的两个大门,一直展现着开放的姿态。4月14日早晨,一辆温大校车缓缓驶入温大北校区,车上鱼贯而出的是一群稚气未脱的小学生——本报成立的公益支教团队“爱苗团”帮扶的新居民子弟,他们来自温州市益民和惠民两所新居民子弟学校。40位小学生分组由温大教师教育学院“知心姐姐”志愿者带着,走进了温大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室里有玩具,还能学数学
占地七层、有着“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光环的实验大楼,在这些孩子面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三楼的感统训练室,成了他们的临时游乐场。他们荡秋千、玩海洋球、滑滑梯,玩得不亦乐乎。
蒙氏实验室里,另一组孩子与温大学前专业的学生面对面,玩起蒙氏数学学具。该实验室集中了上千种益智类的蒙氏感官和数学玩具,是省内门类最齐全的蒙氏教学基地。“这个玩具叫粉红塔,我们先从大到小,一起搭建高塔好吗?”熊建超是温大学前专业仅有的几位“熊猫男生”之一,一脸阳光的笑容,语调温和。益民小学二年级学生闫梓欣初到陌生的环境,拘谨得不敢说话。很快,她发现了“粉红塔”的数学奥秘,脸上绽开了自信的微笑,还认真地说:“玩这些玩具,能学到东西!”
想当科学家的他第一次摸显微镜
“哇!我看到毛蛤的血细胞了,还能量出它的直径呢!”“我看到马蜂的眼睛了!”在五楼的自然科学实验室,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声。一组孩子在完成各种显微镜观察实验后,排队走向下一个实验室,唯独两个小男孩还舍不得离开。他们是惠民小学四年级学生吴正清和吴宇峰。吴正清说,他的梦想是将来能当科学家,他早就盼望着有一天能摸一摸显微镜,这次终于实现了。“真是太神奇了,它能把细胞放大几百倍……”吴正清激动得不断地在几台显微镜之间来回跑动着。吴宇峰着迷于用显微镜,观察蝴蝶、大黄蜂等昆虫标本。
沙盘游戏,小寿星悄悄摆出心愿
当天参与活动的40位新居民子弟中,来自惠民学校的贵州籍四年级学生李永丽,显得特别雀跃。“今天是我的生日,昨天晚上我就兴奋得睡不着觉,想象着我向往的大学到底什么样。今天发现,校园比我想的还要大,楼还要高啊!”在七楼的沙盘模拟实验室,她和同校的胡晓燕、益民小学六年级学生陈铭一组,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自由搭建自己的理想国。沙盘模拟实验室即通过这种游戏,由心理专业的师生解读参与者的内心状态。
永丽和两位小伙伴,搭出了一个可爱的花园城堡。在城堡的一边,她们摆放了海螺、鲨鱼和小海龟等小玩具。陈铭向两位伙伴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去年暑假爸爸带她去洞头看到的“大海”,几句话马上勾起了永丽和晓燕的向往。永丽说:“明年生日,要是能看看大海,那该多好!”只是这个小小的心愿,她还不敢跟家长提。“爸爸妈妈在饭店打工,很辛苦,可能没时间陪我去看海。”
鞋子脱胶,“知心姐姐”巧手来补
午餐时间,温大教师教育学院为这批孩子提供的免费营养午餐已经摆上了餐桌。充满好奇的孩子们,排着队走向北校区的食堂。 “哎呀!”益民小学江西籍的女生曹思思,不小心被后面同学踩到了皮鞋,鞋底脱胶了。下午还要做游戏、放风筝,走路都不方便,怎么玩呢?思思落在了队伍后头,低头不语。益民小学校长陈志武上前将思思背了起来。没走几步,思思不好意思地说:“校长,还是让我自己走吧!”
午餐后,温大教师教育学院“知心姐姐”志愿队指导师吴冬冬打算带思思去补鞋,她在找思思时,发现小学教育专业的大一新生康倩楠正拿着一瓶502胶水,帮思思补鞋。刚才神情落寞的思思贴在“知心姐姐”身边,耐心等待。
下午3时许,接新居民子弟返校的汽车缓缓靠近温大南校区,许多孩子拉着“知心姐姐”,依依不舍。温大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蔡联群表示,他们一直关注本报“爱苗团”的公益活动,此次借温大80周年校庆、开放高校资源回馈社会的契机,让“知心姐姐”带新居民子弟游温大,不仅体现了温大的人文精神,对于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大学生们,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