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1-26 浏览:
教育孩子是“凭感觉”还是“讲科学”?当“家事”上升为“国事”,父母该如何应对?11月24日晚,在瓯海区南湖未来ONE综合体,近三十位家长在温州大学周奇教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成为“智慧父母”的探索之旅。本次活动是瓯海区承天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阅见成长·共育未来”家庭教育公益读书会首场活动,旨在为困扰中的家长提供专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不仅是情感共识,更是法律责任。”活动伊始,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党支部书记、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温州市家庭和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周奇教授开门见山,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施行背景切入,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家庭教育已从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国事”的深刻内涵。作为浙江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的实践探索,她以其著作《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为蓝本,为现场家长层层剖析家庭教育的根基与智慧。
周奇教授从婚姻、血缘与亲子关系三个维度,解码家庭的真谛。她说:“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家庭和谐的前提,是孩子健康成长最独特的土壤。”她巧妙地拆解英文单词“FAMILY”(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引发了家长对“陪伴、责任、沟通、温暖、榜样”等核心要素的深度共鸣,共同勾勒出一个健康家庭应有的样貌——既有情感的温暖,更有责任的担当。

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重智轻德”倾向,周奇教授结合真实案例,观点鲜明地指出:“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与健全人格培养。”她系统阐释了家庭教育在塑造家国情怀、涵养社会公德、培育生活习惯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价值。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孩子最直接的‘现场教学’,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说教更有力量。”她提醒家长,家庭教育是“摇篮教育”与“终身教育”,其影响具有早期性、连续性与渗透性。
在随后的互动中,家长们就“隔代教养矛盾”、“孩子情绪管理”、“学习动力激发”等现实难题踊跃提问。周教授凭借扎实的理论与丰富的案例,一一给予耐心解答,现场氛围温馨而专注。
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以前总觉得教育孩子是‘凭感觉’的事,今天才明白更需要‘讲科学’。周教授的讲解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角色,受益匪浅。”
周奇教授表示,“阅见成长·共育未来”系列读书会将持续举办,希望通过共读、共学,构建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助力孩子们在有爱、有智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
相关链接:https://wap.wendu.cn/article/id/60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