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11-26 浏览:
11月21日下午1:00,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系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在南校区9C301召开十一月主题学习会议,本次会议围绕“师德”这一主题展开学习讨论,分别由教育系支部书记周奇老师和研究生支部书记聂海燕主讲。
本次学习会议,周奇老师以“师德如光·今天,我们如何看师德”为主题给在座的师生党员讲了一堂微党课。周老师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精神,从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出发,重点阐述了教育的本质、教师的使命、师德的概念、名家的师德情怀、教育家的师德智慧,说明“师德如光”。首先,周奇老师向全体师生党员分享了一位美国教师在中国某医学院讲述的故事,并引用了泰戈尔和日本教育家的名言,阐述了教育的目的和道德的价值,告诉在座的师生党员教育是要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个性的人,教师要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因为,教育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周奇老师谈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师职业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职业。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许多课业要抓,但尤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人文情怀,唤醒学生尊重生命的良知,向党和人民满意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看齐。
随后,研究生支部书记聂海燕也向在座的师生党员上了一堂以“贯彻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微党课,主要传达此次教育部关于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的文件精神,并向在座的师生党员具体讲解了新师代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行为准则,分析了准则之间的共同性准则,即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这是作为一名教师都必须应该具备的基本规范;同时准则也具有特殊性,针对每个阶段教师职业行为的侧重点不同,其行为准则也会呈现出针对性与特殊性,如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之一遵循幼教规律要求要循序渐进,寓教于乐,不得采用学校教育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不得组织有碍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之一规范从教行为要求勤勉敬业,乐于奉献,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不得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或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等都体现出其特殊性。同时聂海燕同志希望,在座的学生党员能够以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朝着“四有”好老师的方向前进、奋斗。
接着与会的师生党员就此次主题学习会议分享了各自的感想,孙芙蓉院长表示:研究生同学要从自己的导师身上学习优秀的品德,加强内身力量来修炼良好品德;同时,也要善于学习身边榜样的力量来完善自己,最终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倪小敏老师对两堂微党课给予高度的肯定,她尤其谈到在微党课上,周奇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将许多关于师德的案例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受益颇多。研究生党员代表也都发表自己的感触:韩秋菊同志说要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教育精神,同时也希望自己可以在工作和学习上一如既往,坚持自己的热情和初心;潘龙飞同志结合近期的求职经历,讲述了辅导员的真正含义,表示今后要做一个有师德的党员和教师,学习永远在路上;刘鹏菲同志说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并提醒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利用好时间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和加强师德培养。
此次“师德”主题学习会议,在周奇老师和聂海燕同志的细心、生动地讲解下,全体师生党员对师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也坚定了今后的教育理想、责任感、使命感,也更加明确了未来师德培养与建设的奋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