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6-08 浏览:
为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朗读方法,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6月6日下午,“怎样读好一篇文章”教博论坛于步青厅顺利举行,本次教博论坛由宋一帆老师授课。
一直以来,朗诵艺术缺乏的从来都不是爱好者,而是严谨的创作规范和专业的评定标准。宋一帆老师从声音基础、声音应用、气息、节奏、情感五个方面讲述如何规范朗诵。宋一帆老师指出,朗诵是声音的创作活动,声音的质感、美感以及辨识度,是首先要注意的硬指标。字音只有组成句子,才具有实际意义,就像再美的音符,必须形成旋律,才能打动人心;他还强调在实际朗诵中,语流要避免一味的平顺,在句子的关键位置,字音不仅要有跳出,做到颗颗饱满,粒粒凸显,还要注意音色的渲染。而且宋一帆老师还提出,“在声乐界,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以此强调气息的重要性,对此,台下的同学们忍俊不禁,他们也在欢乐的同时牢牢地记住了这个要点。
朗诵基本理论知识讲解后,宋一帆老师给同学们欣赏了自己的朗诵作品,听着他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同学们惊叹不已,不时发出阵阵赞赏声。随后他又让同学们伴着音乐声情并茂地朗读文章《青花瓷瓶》,让同学们真正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对于同学们朗读中出现的问题,他也一一指出并给予了中肯的建议,同学们深感老师的专业程度,佩服不已,表示日后朗读中一定要遵守这些建议,多读多练,争取以后能够像老师一样以恰当的语气、语速、感情来进行朗读,创作出更好的朗诵作品。
朗诵是一门合的艺术,易学难精。宋一帆老师五个方面的讲述和实战朗读,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朗诵创作的规范和文字的艺术魅力,坚定了朗诵学习的明确方向。相信此次教博论坛同学们一定收获颇丰,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更好的掌握师范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