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1-06 浏览:
2025年11月5日,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小教名师大讲堂”系列活动特邀温州市名师欧景升老师担任主讲,为2024级小学教育系学生带来题为《解读优秀密码——立足育人目标的教学常规例谈》的专题讲座。欧老师结合数十年教学经验,以“以不变应万变”的教育智慧为引,围绕“发现密码、密码内核、密码解析、密码修炼”四大维度,为师范新生解码“优秀教师养成”的实践路径。
一、破题:教育的本质是“以不变应万变”
讲座伊始,欧景升老师以“你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是什么样?”引发学生思考。面对“教学能力强”“课堂有趣”等回答,欧老师总结优秀教师的三大核心特质——“有温度、有方法、有坚守”,并指出:“尽管教材不断更新,但教育的本质始终是‘育人’。教师需要以不变的‘育人初心’应对万变的‘教学形式’。”这一观点为后续的“密码解析”奠定了基调。
二、内核:育人目标首重“身心健康”
在探讨“育人的密码内核”时,学生们积极互动,提出“关注学生成绩”“重视课堂状态”等观点。欧老师进一步引导:“当中小学生普遍面临学业焦虑与心理压力时,教师必须将‘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这才是‘以学生为本’的真正落地。”她强调,优秀教师的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守护学生的成长底色,让教育回归“人”的本质。
三、解析:从常规细节看“育人落地”
欧老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将抽象的“育人目标”具象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常规,重点围绕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四大环节展开:
1.备课:从“备教材”到“备育人”的三重进阶
以“公开课如何备课”为情境,欧老师提出“新手三备”路径:一备“钻进教材”,精准把握知识本质与学科立场;二备“跳出教材”,基于学情创造性转化内容,实现从“学科逻辑”到“学生立场”的转变(如以二年级数学课为例,解析如何突破学生认知难点);三备“实践反思”,通过课堂反馈持续优化教学,最终形成个人风格。她特别强调:“真正的备课发生在课后——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关键阶梯。”此外,她以籀园小学幼小衔接实践为例,提醒师范生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做学生学习兴趣的“点燃者”。
2.上课:从“控课堂”到“育品质”的升级
欧老师指出,课堂管理的核心不是“控制秩序”,而是“培育综合学习品质”。教师需通过建立清晰的倾听、发言、整理规则,运用恰当的情绪回应与语言评价,包容引导学生的课堂行为,让学生在“有温度的规则”中学会学习、学会共处。
3.作业:从“改对错”到“促成长”的转型
“作业不仅是知识的‘检测器’,更是成长的‘助推器’。”欧老师倡导通过明确作业目的、保持要求一致、善用激励评价,让作业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载体,而非“机械重复的负担”。
4.辅导:从“补漏洞”到“强自主”的跨越
针对学生差异,欧老师提出辅导应超越“补知识漏洞”的表层目标,聚焦“培养认知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深层任务,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策略。
四、寄语:做“幸福而卓越”的教育追光者
整场讲座内容紧扣教学实际,欧老师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将日常教学常规转化为清晰的实践框架,为师范新生构建起“备课—上课—带班”的认知地图。讲座尾声,她以“教育的幸福藏在细节里”寄语学生:“坚守育人初心,扎实落实常规,未来你们一定能成长为幸福而卓越的人民教师。”(撰稿:黄歆烨 摄影:袁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