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3-06 浏览:
|
|
· 个人信息: |
· 研究方向: |
姓名:于海涛 学科:心理学 职称:教授 职务:心理学系主任、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负责人、 应用心理专硕负责人 电子邮箱:20190011@wzu.edu.cn 通信地址:浙江温州茶山温州大学南9-D302室 邮编:325035 |
群体认同与群际关系、VR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数学学习心理 |
· 教育及工作经历: |
|
2009.09-2013.06,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博士 2003.09-2006.07,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硕士 2006.08-2019.01,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讲师、副教授 2016.02-2017.02,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博士后 2017.09-2017.12,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高级访问学者 2019.02-至今,温州大学教育学院,特聘教授、学术带头人 |
|
· 学术成果: |
|
一、科研项目 |
|
1.温州大学2021年度侨特色研究一般项目,WDQT21-YB004,后疫情时代海外华侨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1.5万元,,2021/12-2023/11,在研,主持。 2.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22JCXk02ZD,具身视角的华侨华人家国情怀形成与培育机制研究,负责子课题一“华侨华人家国情怀的特征与代际传递”,15万元,2021/09-2024/12,在研。 3.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0wsk037,新冠疫情期间温州籍海外华侨华人的群际知觉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2020/08-2021/12,1.2万元,在研,主持。 4.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21XXJC04ZD,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众风险感知、行为规律及其对策研究,负责子课题二“社会公众情绪引导与困难群众关爱研究”,15万元,2020/06-2023/06,在研。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640030,基于胜任力的新疆双语教师培训体系构建研究,2017/01-2018/12,21万元,结题,主持。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XJEDU020315B01,基于胜任力的新疆双语教师培训需求分析,2015/07-至今,6 万元,在研,主持。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50253,全球化时代跨界民族国家认同的心理机制——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为例,2015/01-2018/12,46 万元,结题,主持。 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疆民族交往心理与民族关系研究,2011/06-2016/05,10万元,结题,第一参与人。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般项目,XJEDU0203125C01,民族心理融合的社会心理模型研究——以新疆地区为例,2012/07-2014/06,2 万元,已结题,主持。 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0YJC880098,新疆地区青少年公民意识及其培养研究,2011/01-2013/12,7万元,已结题,第一参与人。 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0YJCXLX041,新疆地区青少年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研究,2011/01-2013/12,5万元,已结题,第一参与人。 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09YJCXLX020,跨界民族地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以新疆地区为例, 2010/01-2012/12,5 万元,已结题,主持。 |
|
二、教学项目 |
|
1.温州大学2021年度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一般项目, 21sfsyq07,应用心理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2万元,,2021/5-2023/4,在研,主持。 2.温州大学2021年度“互联网+”课堂教学改革智慧教室专项, 21jgzx39,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测量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0.5万元,2021/4-2021/9,结题,主持。 |
|
三、代表性论文 |
|
1.于海涛,李嘉诚,想象接触改善群际态度:民族观的中介作用,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0,17(1)。CSSCI 2.刘阳,闻素霞,于海涛,“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族际接触对跨民族交往的影响——以新疆高校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为例,民族教育研究,2017, 28(1): 31-37。 CSSCI 3.于海涛,李嘉诚,张靓颖,跨界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内容及其测量工具编制,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16,: 127-145。 CSSCI 4. 乔亲才,岳红,于海涛,学校重组时期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12): 70-74。北大核心 5.秦秋霞,于海涛,乔亲才,全球化时代跨界民族国家认同的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5,(05):745-754。CSSCI 6. 尧丽,于海涛,段海军,乔亲才,想象接触对大学生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影响,心理科学, 2015,(05): 1074-1080。 CSSCI 7.于海涛,金盛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及其影响因素,教育学术月刊,2015,(05): 82-88。双核心 8. 于海涛,张雁军,金盛华,种族内隐理论: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2014,(03): 762-766。 CSSCI 9. 姚敏,周生江,于海涛,道德价值观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人格的中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5,(09): 77-82。CSSCI 10. 于海涛,秦秋霞,张澜,想象交往:减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偏见的新策略,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5,(08):42-44。北大核心 11.于海涛,张雁军,乔亲才,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认同内容及其对群际行为的影响,心理科学进展,2014,(05): 857-865。 CSSCI 12.于海涛 ,杨金花,张雁军,金盛华,想象接触减少偏见:理论依据、实践需要与作用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3,(10):1824-1832。 CSSCI |
|
四、学术著作 |
|
1.于海涛,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其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2020 2. 秦秋霞、于海涛,当代中国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 3. Hai Tao Yu,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Compatibility Questionnaire Between Uighur and Han University Students,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Summit Forum of China’s Cultural Psychology, Tian Xie, Lisa Hale, and Jin Zhang, et al., The American Scholars Press, pp 138-143, American, 2014 |
|
五、奖励荣誉 |
|
2021年度温州大学优秀教师 2021年度温州大学本科生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20年度温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第五届(2014 年) 石河子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第六届(2016 年) 石河子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5-2017 年入选石河子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与对口支援高校名师“结对子”计划 2014 年石河子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优秀指导教师 2014 年石河子大学教学研究实践奖 2014 年遴选为石河子大学“3152”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人才培养计划 |
|
六、人才工程/学术兼职 |
|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实验室兼职研究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民族心理学专委会委员、青年工作者专委会委员、大数据网络心理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心理学专委会委员 国际跨文化心理学会会员 亚洲社会心理学会会员 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会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管理科学部通讯评审专家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 青年奖评审专家 |
|
七、学术讲座及会议 |
|
1. Yu, H., & Jin, S., The effect of lay theory of ethnicity on cross- ethnical interaction in polycultural context,11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Asian Association of Social Psychology,Philippines, Cebu,August 19-22, 2015 2. Yu, H., & Jin, S. Polyculturalism and assimilation, which is more effective?The effect of context and lay theory of ethnicity on cross-ethnical interaction 上海,第九届全球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2015,8.26-28 3. Yu, H., Jin, S., & Hong, Y. Imagined Intergroup Contact Reduce Intergroup Bias Through Epistemic Unfreezing,3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Tokyo,Japan,July 24-29,2016 4. Yu, H., & Jin, S. Polyculturalism and Assimilation, Which is More Effective? The Effect of Context and Lay Theory of Ethnicity on Cross-Ethnical Interaction,The 23r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Nagoya, Japan,July 30-August 3,2016 5. Yu, H., Zhang, L., & Hong, Y. The effect of group identity on intergroup perception,12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Asian Association of Social Psychology,Aukland,New Zealand,July 26-298,2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