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淑慧,苏春景.法律信仰的特点、结构与培养策略[J].教育研究,2016(权威期刊) (2)徐淑慧,苏春景.男性未成年犯家庭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CSSCI) (3)徐淑慧,苏春景,刘若谷.中国现阶段即将出监未成年犯心理健康状况的新趋势——以山东省未成年犯问卷调查为基础[J].心理学探新,2015(CSSCI) (4)徐淑慧,苏春景.不同犯罪类型的未成年犯人格特征比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8 (5)徐淑慧.中学生法律认知测评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9(首次开发出法律认知的测评工具,是法学与心理学交叉研究的体现) (6)姜召彩,徐淑慧,刘若谷.青少年犯罪的认知神经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6(CSSCI) (7)苏春景,徐淑慧,杨虎民.家庭教育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CSSCI) (8)徐淑慧,苏春景,刘丽.当代问题青少年形成的因素解析及预防对策[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9)徐淑慧.初中生父母依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及性别和年级差异[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9. (10)徐淑慧.初中生父母依恋、安全感与校园欺凌行为的关系[J].晋中学院学报,2019. (11)徐淑慧,夏政鑫,林翔.青少年亲子依恋与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以温州市某中学为例[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12)胡瑜,张帝,徐淑慧.青少年公益的影响因素及其社会功能分析——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CSSCI) (13)徐淑慧,苏春景.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教育学思考[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14)徐淑慧.法律情感的维度、功能及培育策略[J].法学教育研究(C刊集),2020. |